开篇:从 “单向推介” 到 “双向赋能” 的招商革命
黄浦江畔,一场别开生面的产业对接会正在改写东西部协作逻辑 ——11 月 28 日,贵州携 12 家本土大数据企业 “走进” 上海,与沪上 10 余家科技企业面对面 “找机会”。这场以 “东数西算” 为纽带的精准对接,不再是传统的政策宣讲与项目推介,而是聚焦算力、数据、场景三大核心要素,探索 “东部需求 + 西部算力”“上海技术 + 贵州场景” 的双向赋能新路径。正如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局长谢强所言:“我们要让两地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找到‘咬合点’,让‘东数西算’从国家战略落地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协同。”
一、算力协作:构建 “沪黔算力共同体”
1. 算力调度平台打通 “东西动脉”
当上海张江的生物医药、智能生产等垂类模型遭遇贵州的绿色算力,一场跨越 1500 公里的 “算力联姻” 正在发生:
技术互联:11 月 10 日启用的上海浦东(张江)算力调度平台,已接入 12 家上海算力供给企业与 100 余家需求方,通过与贵州算力调度平台的数据互通,实现 “东部模型训练 — 西部算力支撑” 的跨域协同。例如,上海某 AI 制药企业利用贵州 50.863Eflops 算力规模(国产算力占比 85%),将药物分子模拟耗时缩短 40%;
成本优势:贵州年均 17℃天然冷源与 0.35 元 / 度电价,使数据中心 PUE 低至 1.12,算力成本较上海降低 30% 以上。《流浪地球 2》《三体》等影视作品超 30% 的渲染算力来自贵州,证明其已成为影视后期制作的 “算力首选地”。
2. 算力基础设施全国领先
贵州的 “算力家底” 堪称西部标杆:
规模效应:建成标准机架 20 万架,服务器承载能力 225 万台,智算芯片部署超 13 万张,华为、腾讯、苹果等 500 强企业数据中心集群落地;
网络通达:构建 “3 毫秒集群内、10 毫秒到成渝深、20 毫秒覆盖京津冀长三角” 的三层时延圈,成为全国唯一实现 “重点城市 20 毫秒算力服务圈” 的枢纽节点。
二、数据要素:从 “资源优势” 到 “产业协同”
1. 数据流通交易的 “贵州经验”
作为全国首个数据流通交易试点省份,贵州正将数据要素优势转化为合作机遇:
制度创新:即将出台《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》,开放政务、电力、时空等十多个行业数据专区,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累计聚集 900 家数据商,数据资产入表、要素登记等试点领先全国;
场景落地:邀请上海数据挖掘企业参与 “数智黔乡” 产业数联网建设,在黄牛养殖、蛋鸡产业等领域开发 “数据 + AI” 应用,已有贵州轮胎、惠诚面包等企业通过数据模型实现生产效率提升 25%。
2. 产业链强链补链 “三清单”
贵州以 “一图三清单” 明晰产业协作地图:
上游硬件:新华三服务器产线(龙里)年产 10 万台,华为云硬件生态伙伴加速集聚,诚邀上海芯片设计、服务器零部件企业共建硬件制造集群;
中游运维:21 个大型数据中心催生运维服务需求,贵阳贵安数据中心运维产业规模年增 30%,欢迎上海 IT 服务企业参与智能化运维平台开发;
下游应用:云服务占全省软件业收入 70%,华为云 “8+4” 行动聚焦 8 大行业 4 大场景,期待上海行业大模型企业落地煤矿、酱酒等特色领域,共建 “贵州场景 + 上海算法” 解决方案。
三、场景开放:让 “实验室技术” 变身 “市场产品”
1. 万企融合催生千亿级应用市场
贵州正成为数字技术的 “最佳试验田”:
工业场景:2.5 万家企业上云,贵州轮胎 5G 全连接工厂通过 AI 质检将缺陷识别时间压缩至 2 秒,邀请上海工业互联网企业共建轮胎行业大模型;
民生场景:“贵人家园” 平台覆盖 21.4 万市场主体,“智慧医疗”“数字教育” 等领域开放 122 个场景需求,上海智慧养老、远程医疗企业可优先落地;
城市治理:贵阳 “城市数据大脑” 实现交通拥堵指数下降 18%,欢迎上海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商参与 “算力 + 政务”“算力 + 应急” 等场景开发。
2. 政策组合拳降低落地门槛
算力券补贴:2024 年发放 1 亿元算力券,企业购买贵州算力可抵扣 30%-50% 费用,上半年已带动 20.46 亿元算力交易;
立法保障:全国首部《数据流通交易促进条例》已实施,数据要素型企业认定、数据资产登记等制度为企业数据开发 “保驾护航”;
资金支持: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基金规模达 50 亿元,重点扶持算力调度、行业大模型、数据安全等领域协作项目。
四、未来展望:绘制 “东西协同” 算力经济新图景
按照 “3533” 战略目标,到 2027 年贵州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将形成 3000 亿元集群,而上海作为全国数字经济龙头,正面临算力成本高企、数据应用场景饱和等挑战。两地协作的 “化学反应” 正在显现: 短期:2024 年实现沪黔算力交易额突破 50 亿元,引进 10 家以上上海数据服务企业落地贵州; 中期:共建 3-5 个行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,在生物医药、金融科技等领域形成 “上海研发 — 贵州算力 — 全国应用” 的创新链条; 长期:打造 “东数西算” 示范标杆,推动贵州算力纳入上海 “城市算力网”,形成跨区域算力资源调度的 “中国方案”。
从 “数据存储基地” 到 “算力协作枢纽”,贵州的招商策略转型折射出东西部协同的深层逻辑 —— 不是简单的 “资源输出”,而是构建 “优势互补、利益共享” 的产业共同体。当上海的技术创新力、市场辐射力与贵州的算力承载力、场景丰富度深度融合,“东数西算” 不再是单向的算力迁移,而是一场重塑数字经济版图的双向奔赴。正如贵州省大数据局张涛所言:“我们带着‘算力券’‘场景清单’‘政策大礼包’而来,期待与上海企业一起,在数字经济的新蓝海中共绘‘黔沪同心圆’。”
Copyright © 2021 贵州机房-贵州IDC-贵州数据中心-贵州服务器租用-贵州服务器托管-南数网络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1003817号-2